城市積水災害防治
點擊數:30602017-10-10 08:59:52
新聞摘要: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,城市中建設越來越多的高樓大廈、柏油馬路、城市廣場、立交橋、停車場等等,市區內的裸露土地越來越少,一旦下起雨來,雨水很難滲入地下。遇到大雨、暴雨,雨水來不及通過下水道流走,就形成徑流,匯積成了了積水,特別是在市區內地勢比較低的地區。雖然現在許多現代化城市、包括我國新建的不少城市都有比較現代化的排水和下水管道系統,但遇到降雨量過大時,仍然會發生排水不及形成積水,同樣的情況國外許多現代化的都市也難以避免。積水的多少與降雨的強度、降水量的大小以及下水系統的設計有很大關系。
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,城市中建設越來越多的高樓大廈、柏油馬路、城市廣場、立交橋、停車場等等,市區內的裸露土地越來越少,一旦下起雨來,雨水很難滲入地下。遇到大雨、暴雨,雨水來不及通過下水道流走,就形成徑流,匯積成了了積水,特別是在市區內地勢比較低的地區。雖然現在許多現代化城市、包括我國新建的不少城市都有比較現代化的排水和下水管道系統,但遇到降雨量過大時,仍然會發生排水不及形成積水,同樣的情況國外許多現代化的都市也難以避免。積水的多少與降雨的強度、降水量的大小以及下水系統的設計有很大關系。
城市積水首先危害的是城市交通,即便是20分鐘的暴雨也能使公路立交橋下造成嚴重積水,導致涉水車輛的熄火,就可能形成交通的堵塞。更為嚴重的積水就可能使城市的街道、民房、商業用房、倉庫、地下停車場、工廠、機關、學校等受到影響,其所造成直接經濟損失是十分巨大的?,F代化城市人口密集,商業區集中,受危害嚴重。如果處置不當或救助不及時還可能造成人員的傷亡。
例如:2003年12月3日在澳大利亞的第二大城市墨爾本,在十幾個小時內降雨120多毫米,使市內部分地區積水,許多駕車的市民不得不棄車而逃,或站在車頂或站在馬路邊的高處求救,相關部門收到的手機求救信號就有上千次,當地警察及時派出一批橡皮船出來救助,才未造成人員傷亡,但經濟損失嚴重;1個多月后,2004年1月29日晚,仍然在墨爾本,一場雨下了不到2個小時,降雨量不到70毫米,在該城東北部被水淹,水深約0.5米,不僅造成交通混亂,許多商店、居民住宅及車輛被淹,損失超過100萬澳元;2004年3月31日,香港下雨不到70毫米,洪源路等地水深及膝,汽車被水半淹,木屋居民紛紛報警求救;2004年4月1日上午在廣州出現降雨天氣,時間1小時左右,降雨量也只有37.6毫米,但造成多處浸水,海關學院對面馬路100多米長的路段浸水約0.7米,相關的報警和求救電話大增;2002年7月30日我國成都市的一場暴雨使市內部分地區受淹,五福立交橋和五塊石大道立交橋下的積水達1.5米,交通中斷達8小時,市區共有13處出現積水,西城角低洼處水深齊腰,經民警救助153人得以脫險。類似的例子近幾年在我國許多城市都曾發生過。
造成這些災害的降水的特點是:時間短,可能只有幾個小時,有時甚至不到一個小時;降雨強度大,1個小時就可能下三五十毫米,但降雨總量到不一定很大;降水范圍較小,只是城市的一部分,甚至只是幾個街區;災害持續的時間不長,一般幾個小時、最多一天就過去了。
正是由于雷陣雨的陣性和分布不均勻性,使得這種短時、局部性的強降雨預報起來比較困難,特別是具體的降雨的區域很難預報,因為它有時只有十幾平方公里、甚至只有幾平方公里;另外,降雨的強度也不易把握。從理論上說,現在的中小尺度數值預報的精確度可以達到1平方公里左右、甚至更小,但這只是一個奮斗目標,實際操作起來有相當的難度。
目前比較好的辦法除了數值預報外,還采用衛星云圖結合天氣雷達跟蹤的辦法做臨近天氣預報。國外也是采取類似的方法。他們是在短期1~3天的天氣預報某個地區將出現強降雨,強降雨的具體落區和時段。在強降雨的對流云出現、發展、移動全過程中,用衛星云圖結合天氣雷達跟蹤,這也就是在強降雨開始的前幾十分鐘或降雨剛剛開始的時候,同時發布強降雨可能出現在城市的那個方位,向什么方向移動,還會影響那些地區。連續進行跟蹤,滾動預報。
國外還有些做法也是針對城市積水的,如:鼓勵各單位、家庭購買財產、貨物、商品、設備保險,為的是在受損后能得到賠償,以減少損失;另外,容易發生這中情況的城市警察局多備有相關的救助設備,另外,對新修的立交橋不再使橋底下凹,而是使橋頂升高,以避免橋下積水等等。
正在逐漸增多的災害
根據我國一些最新的科研成果顯示,氣候變暖會使我國一部分地區氣候發生變化,降水增多,當然,這個結論當然還要通過一段時間的實踐來檢驗。有關的科研還對我國過去幾十年的資料進行了分析,并揭示出,在我國無論降水是增多還是減少的地區,降水的集中性在增加。這就是說,今后出現大雨和暴雨的機會更多了,而連續性降雨的雨量則相對減少了。
隨著經濟不斷的發展,城市化將越來越普遍,農村人口將逐漸向城市集中,都市化要發展,這將是我國今后幾十年的大趨勢,不僅我國如此,許多發展中國家也如此;全球氣候變化也是一個本世紀的大趨勢。這兩個趨勢就確定了城市積水的災害正在和將要增多。
與洪澇有關的城市積水
還有幾種城市積水并不是由于短時強雷陣雨造成的,而是由于其它一些原因:如在沿江河的城市,由于江河泛濫成災,使城市大部地區被洪水淹沒,在我國許多大中小城市都曾發生過。比如,天津、武漢、上海、廣州、安康等等,都曾有過街上行船的記載。但這是屬于大范圍洪澇。
對于一些沿海城市,由于臺風登陸或風暴潮與天文潮的共同作用使暴雨與潮水同時襲擊,甚至海水沿江河及下水道向陸地倒灌,導致城市被水淹沒。這種情況在日本、美國、菲律賓、印度、孟加拉等國的城市都發生過;我國的上海、汕頭等城市也發生過。
世界上還有一些著名城市,幾乎年年發生積水,發生頻率很高,如意大利的威尼斯、泰國的曼谷、孟加拉的達卡等。這是由于這些城市都靠近河流的入???,本身的地勢很低,海拔高度只有2,3米,甚至于更低。積水已經成為這幾個城市市政當局的老大難問題。威尼斯和曼谷已經在國際上征集解決方案。隨著全球氣候變暖,海平面的逐步升高,這幾個城市的積水問題會變得更為嚴峻。
就目前所知,我國沿海還沒有這樣的城市,至少情況還沒有那樣嚴重。但是我國確有些沿海的城市如天津、滄州、上海等地,地下水位在下降,導致城市地面下沉;另一方面,海平面也在上升。這種趨勢如任其發展而不加控制,那末,幾十年后,也會發生類似的問題。